Steve 曾假装吃醋的说母亲及他姐姐爱我比爱他多… 说真的,他母亲常稱赞我,让我受宠若惊。我也很強烈的感受到 Steve 家人的爱及温馨,关系的融洽。
我从 Steve 母亲身上看到的是,若她自己可做到的,很少会想麻烦别人… 令我觉得佩服的是她还学用电恼及玩电恼游戏。
也许西方人的思想较不依赖,即使人到老年!
以前我常听到别人婆媳之间种种的冲突,我不晓得…如果有一方能像 Steve 母亲那样爱媳妇如爱儿女般…那关系一定会很好!
在我进入另一階段…的期间,面对几项很重大的调整﹕从单身多年转入婚姻與另一人共处、离开就职了很多年的工作岗位而成为住家的家庭主妇、多年居住亞洲国搬到陌生的北美洲西方国家、生长在没有四季的热帶区来來到有冰雪冬季区…
成为遊哉闲哉的家庭主妇是我当时所上班的工作感到厌烦时最响往的事﹕‘能嫁人不用工作多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当时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又不敢辞职不幹。你知道吗?我最后一天离开那公司,没有一絲不捨,心情是多么的轻松。
起初我曾有点内疚花 Steve 的钱!我從小就很会理财,起源于父母给零用钱让我上学自兒买食物,从一天给一次换为一星期一次的零用钱。我都很善用及节制,除了应吃饱的食物和一点零食,及所需的参考书等,通常都會存下一点零用錢。到畢业,工作后,我就从不向任何家人讨过一分钱,經济及各方面都很独立(就只是不敢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旅行)。而我現在无事生产,自己没有收入却又要花费别人的钱,看來很不像以前的我…
我对 Steve说,“如果我依靠你的經济生活一辈子,你能接受吗?” “只要你快乐,要去工作或不去工作都可以。” 听了他的话后,我才放下心。
我记得小时侯,成人的免费娛乐,就是街边的神诞庆请歌台或大戏表演。我们是潮州人,妈妈姐姐很喜欢看潮州大戏,入夜时分就会帶着我去观赏,那时我最高兴,因为大人要看戏,就会买一些小食哄小孩安靜。哈哈…我最喜欢的是'粿角',一手拿着香热的焦葉纸包'粿角',一手拿着lilih (竹支) 用来插'粿角'吃…很开心的边吃边看,也很自然的欣赏台上精彩的表演。回家躲在房里,拿出长睡裤,好玩的学着大戏的长袖表演姿式…哈哈!这是童年的一部份…
想不到我有一天,竟然可以完成小时未完成的任务,有机会的学演了潮剧。
虽然只是趁兴,但那种站在台上的感觉,只有自己才能感受。2005年看着我粉墨登场的照片时,有感而写﹕
人生如戏也好
戏如人生也好
在这时空交会间
站了一席位
心动 地搖
变脸 脸变
角色努力着
戏继續演
我以為在看戏
惊然 我是在戏中
戏 还继續
不一样的角色成长
至到那一顷